定錨
很多人聽過定價上的定錨效應:一開始跟你說了某個價格,之後你都會用這個當作參照點。高的就是貴死人,低的就是撿到便宜。
例如一個月前大家開始想買口罩的時候,很多人記得的價格是「盒裝價格,五十個一百元,等於一個兩元」,
所以對一個口罩8元有被漲價的感覺,再加上又有缺貨買不到的不滿,認為政府抬價圖利的說法就很容易流傳。
不過後來日本買不到、淘寶買不到、買到了也不敢用,就慢慢搖動了大眾對口罩需求的感受。
最後再從8元降價到6元又降價到5元,即使還是比原先定錨過的兩元貴,但此刻跟口罩有關的焦點已經被轉變為「哪裡買得到」。
現在如果還有名嘴說口罩一個5元好貴,已經沒有共鳴了,這是錨點的轉移。
圖說:日本九州由布院小店,不管有沒有被口罩防疫的觀念定錨,戴這種面具都無法防止病毒吧